畢卡索的生平畢卡索於1881年10月25日誕生在西班牙的馬拉加,父親何塞˙路易茲˙布拉斯科,是一位美術教師及畫家,母親瑪麗亞˙畢卡索,他後來正是因後者的姓氏而譽滿天下。畢卡索從小就不太喜歡上學,只對學校裡的美術課有興趣。一天,他父親心血來潮地把他叫到面前,要畢卡索完成一張他畫到一半的畫。結果,他驚異地發現畢卡索有繪畫的天份,是個繪畫的天才。自此,他決定放下畫筆和調色盤,因為他的兒子已經青出於藍,小小的年紀已經勝過了畫了一輩子的他。1891年,他舉家遷居科拉魯尼亞,在那,他考取了美術學校,很早就顯時其出眾的藝術才華。1895年,他在巴塞隆納繼續學業,全家也舉遷到那裡定居;後來,他又多次去馬德里上繪畫班。到1898年,他已掌握了嫺熟精湛的繪畫技巧,並與巴塞隆納前衛派藝術界經常往來。因此接觸了充滿民間藝術的人道主義色彩和象徵主義主題的環境,這對他往後的成長產生了深刻的影響;並促使他興起非到巴黎去不可的願望。畢卡索首次去巴黎是1900年,當時他的生活困窘,特別喜歡用藍色來畫所有的景物。他認為藍色調正代表了當時孤獨和憂鬱的心情。之後,1904年決定於巴黎定居,他的第一個寓所是位於著名的拉維尼安廣場的「浮動洗衣房」。1906年夏,到巴塞隆納、戈索爾、萊里達等地旅行,對羅馬雕塑和羅馬前伊比利半島雕塑有深刻的印象。此時期,他遇到野獸派領袖馬諦斯,透過馬諦斯的介紹,使畢卡索熱愛起非洲原始藝術。1906年至1907年冬,畢卡索開始繪製「亞威農的姑娘」第一批習作草圖,他曾長時間地繪製這幅作品,這幅作品儘管經過多次修改始終沒有完成,但卻成為理解和表現空間的一種新方式,一種完全具有革命意義的方式。1909年,畢卡索在奧爾塔-德聖胡繪製了一些立體主義風景畫。這些作品在當年秋天被展出,由沃拉爾代為展出,同年他自摩納哥唐懷瑟畫廊舉辦了一次展覽。雖然畢卡索沒有參加沙龍畫展,但是他的繪畫卻被被那些時髦的青年以極大的興趣加以研究。他的作品不久就成為立體主義革新派的代表。畢卡索在與費爾南代˙奧莉薇爾斷絕關係後,又與馬塞爾˙漢伯特結為伴侶(埃娃是她的名);畢卡索偕同她和布拉克一加度過了很長的時間。這些年中,畢卡索的名聲水漲船高起來,這全都要歸功於卡恩維勒。1914年,第一次大戰爆發,畢卡索度過了一段孤獨和辛酸的時期。朋友們相繼離他而去。1915至1916年,埃娃去世了。畢卡索接受科克托的肯切邀請到義大利為芭蕾舞劇「遊行」作佈景設計。在這次旅行中,因而結識了芭蕾舞蹈演員奧爾加˙柯克洛娃,並在次年與她結了婚。在1917年至1924年間,畢卡索進行了兩個不同方面的活動:一個是古典主義的,它再次要求繪畫應描寫自然或生活,另一方面則是立體主義的創新。1923年,他在博伊斯格洛普展示了他一年前開始的雕塑工作的成績,在技術上他曾得到胡里奧˙岡薩雷斯的幫助,特別是在鐵雕方面,因為這位西班牙同行在這方面已經進行了成功的嘗試。畢卡索反佛朗哥的活動表現在1937年巴黎萬國博覽會西班牙館的那幅巨畫「格爾尼卡」上,同時也體現再同一年的插畫著作「佛朗哥的夢想和謊言」上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,從1946-1948年,畢卡索又嘗試新材料的陶瓷器之製作;而此舉又在一次使他邁向高峰。這個時期,他的生活重獲得寧靜。他的新伴侶弗朗索瓦斯˙吉洛給他生兩個孩子:1947年生了克洛德,1949年生了帕洛瑪。而他的藝術活動正如他的生活一樣,也反映出他的內心喜悅。晚年,他情願過著隱居的生活,一直由他的第二任夫人雅克琳˙羅克陪伴著度過。這一次婚姻,他以屆八十高齡了。終其一生,他總是那麼執著、精力充沛的不停工作,直到心臟病突發,奪去他那世所罕見的旺盛命力。那時是1973年4月8日。他享年91歲,留下異常豐碩的作品和一大筆財產。 資料來源http://content.edu.tw/primary/art/ch_js/biography/artists/picasso.htm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a00001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